哎呀,2022年这一年,可谓是风波不断,不合法的事情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让人头疼的不合法事儿,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各个领域兴风作浪的。
一、征收决定不合法,行政复议来帮忙

2022年,佛山市某区的陈女士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的厂房被纳入征收范围,区政府发布了征收决定和补偿方案。可这决定和方案,却让陈女士觉得处处透着不合法。
原来,区政府在公示征收拆迁手续时,并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征收范围内公示征求意见,评估机构的选定标准、要求和选定程序,陈女士一概不知。更糟糕的是,在未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区政府竟然强制拆除了陈女士厂房的棚顶和围墙。这让陈女士如何能在公告期限内与被申请人达成协议呢?
面对这种情况,陈女士的律师果断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在复议机关的要求下,提交了行政复议意见书。最终,区政府作出涉案征收决定前未征询申请人意见,未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不符合法定条件。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看来,不合法的征收决定,最终还是被撤销了。
二、社保挂靠代缴不合规,灵活就业是正道

说起社保挂靠代缴,这可是2022年的一大热点。人社部门明确规定,不得以代缴挂靠的形式来缴纳社保。在此之前,虽然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合规,但很多人都在这么做。尤其是异地居住的人群,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可能会选择人力资源公司来代缴社保。
2022年3月份,人社部门出台文件,明确规定了不得代缴挂靠。这下,那些想着通过代缴社保来规避风险的人,可就犯了难。毕竟,今后再出现代缴的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法律保护,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该如何缴纳社保呢?其实很简单,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参保就可以了。以往,灵活就业的形式参保,要么是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要么是工商营业执照登记所在地。今后,这一规定被打破了,这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三、拆违行为必违法,村民自治要规范

2022年,拆违行动依然在进行。不过,拆违过程中,一些不合法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比如,村委会、居委会主导拆除违建。虽然随着城乡规划领域法规的逐步完善,村(居)委会在预防、惩治违建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它们毕竟不是行政机关。在实践中,凡是由村(居)委会下达责令限期拆除通知,甚至执行强制拆除的,一律不合法。
看来,拆违行动虽然必要,但也要依法进行。否则,不仅损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四、电动摩托车合法上路,驾照是关键
2022年10月1日,广州开始对不合法上路的电摩进行处罚。这让很多新手司机犯了难:电摩如何才能合法上路呢?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按交警部门的要求对电摩进行上牌照。而上牌照的电摩又分两种:一种是限速25公里的,只需直接上牌,驾驶人员可以不具备机动车驾驶证;另一种是最高时速超过25的电摩,这种电摩上牌照时需要具备二轮摩托车驾驶证才能上牌。
看来,要想让电摩合法上路,驾照是关键。否则,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五、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行政处罚是保障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础。2022年,食品行业行政处罚案件数量众多,这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从风险因子分类来看,产品超过保质期的案件数量最多,其次为资质证照不合格,多为无证生产经营;原辅料管理不合格,多为原辅料未履行进货查验;标识不合格,多为冒用商标或条形码。
从食品分类来看,被处罚数量较多的食品类别为蔬菜及其制品,多为农药残留超标;肉及肉制品,多为熏煮香肠火腿制品超过保质期;酒类,多为啤酒超过保质期;调味品,多为产品超过保质期。
看来,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22年,不合法的事情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提高警惕,依法维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